北宋灭亡之痛:徽宗困境下的惶恐与无奈,靖康之耻的屈辱史诗
在慌乱之际,他下令勤王拱卫首都开封,发布罪己诏,自责其二十六年来的荒政和无为。同时,呼吁天下有识之士,在国家危难时刻为国献计献策。
原以为,面对金军来犯,宋徽宗会奋起抵抗,大干一场。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他突然领悟到《三十六计》中的“走为上策”。在他看来,只有逃之夭夭,或许才能保全性命。然而,身为皇帝,这样的行为实在难以自圆其说。在宦官的建议下,他决定提前禅位给儿子赵桓,以此获取逃跑的资本。
然而,赵桓却不是个果断之人。对于父皇的禅位,他死活不肯接受,多次在宋徽宗面前哭泣流涕,甚至几次“气绝于地”。
在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金军再次临近城下。宋徽宗不得已,强行将龙袍披在赵桓身上,但赵桓仍然不从。宋徽宗只得亲笔写下:“汝不受,则不孝矣。”赵桓回怼:“臣若受之,是不孝矣。”最终,在郑皇后的陪同下,宋徽宗劝说赵桓接受禅位:“官家老矣,吾夫妇欲以身托汝也。”赵桓无奈,只得接受禅位,成为北宋最后一位皇帝,史称“宋钦宗”。
在新年伊始,金军即将渡过黄河,宋徽宗感到极度惶恐,宣称要去亳州太清宫烧香,随即带着几个随从匆匆出逃。庆幸的是,当时金兵的西路大军在途中被堵截在太原,但东路大军仍然逼近开封。
尽管开封守军有10万之众,但由于当时宋朝实行“重文抑武”的国策,几乎没有一员武将可用。在文官的建议下,宋钦宗做出了议和的决定。他搜刮掠夺,准备了大量财宝作为诚意,派遣使者前往金营进行议和。
尽管援军陆续赶到开封城下,达到30多万人,但宋军依然不敢与金军正面交战。最终,双方签订了议和文书,金军撤退。
然而,金军再次南下,靖康元年八月,金兵两路大军合计15万人兵临城下。宋钦宗无奈之际,听信一位据说懂道术的游民郭京,希望能以其神奇之力破敌。
郭京率领的“神兵”却在出城迎敌前四处逃窜,导致开封被金兵攻破。在城破后不久,宋钦宗亲自到金营议和,最终屈辱地向北朝拜金主,宣读降表。
金人在屈辱的背后,还进行了耻辱的“牵羊礼”。这一礼仪中,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被当作羊一样用绳牵着在金人的祖庙中进行献俘仪式。此番屈辱,可谓旷古少有。
靖康二年三月,金人要求宋人用女子替代金银纳贡,规定各类女性的贡金标准,导致城内五千多名女子被强行掠夺。
在靖康二年(1127)二月初六,金人正式废黜宋徽宗和宋钦宗为庶人,至此北宋正式灭亡。随后,金人搜寻赵宋皇室家人,几乎将皇室成员扫荡一空。
在金人掠夺之际,宋徽宗在金国九年中,与嫔妾一同生育了14个孩子。然而,这并非都是他的亲生子女。据记载,至少有五个孩子并非他的亲生骨肉。
尽管历经屈辱,宋徽宗最终在五国城病逝,结束了耻辱的后半生。对于这段历史,人们对“靖康之耻”的耻辱感到深深的唏嘘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