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出口量下滑背后的全球市场挑战与制造迁移
根据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中国手机前十个月出口数量为6.42亿台,较去年同期下滑了6.4%。
自2015年中国手机出口达到峰值13.43亿部后,出口量连年下滑。到了2022年,中国手机出口降至8.22亿台,较2015年减少了5.21亿台。
那么,这51亿台手机出口量的减少,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全球市场萎缩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尽管今年10月手机出口增长约10%,但前十个月的出口总数仍呈下滑趋势。
中国作为手机制造和出口的主要基地,近年来手机出口量持续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全球手机消费低迷。
自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见顶后,市场开始下滑。据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至15.5亿部,2018年首次下滑,随后2019年和2020年也持续下滑,2022年更是降至12亿部。
智能手机创新陷入瓶颈,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总监高士旺指出,这一因素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导致全球智能手机需求见顶。
这种趋势在全球主要手机消费市场中普遍存在。
中国本土智能手机市场也在较早时见顶。自2016年达到历史高峰4.65亿部后,出货量逐渐下降。到了2022年,中国本土手机出货量不足2.8亿台,创下十年新低。
海外一些核心智能手机市场也面临着萎缩压力。
据Canalys和Counterpoint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东南亚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5%,连续六个季度下滑;多年增长的印度市场同比下降1%,连续四个季度下滑;拉美市场下降15.6%;欧洲市场下降12%,达11年来新低。
制造迁移与全球布局调整
中国手机企业开始在海外积极建立生产基地。
vivo、小米等企业将目光首先投向了印度。自2015年起,小米在印度建立第一家工厂,同年,vivo也在印度实现本地化生产,随后OPPO也投资了约15亿元建厂。
除了印度外,中国手机企业还在印尼等地陆续建厂。这些海外工厂基本上以满足当地需求为主,例如印度的手机销售已基本转向本地制造。
然而,最近两年中国手机企业在海外面临着复杂的形势。
不仅在印度,德国等国家也对中国手机品牌提出专利诉讼,导致产品下架和产能布局受阻。一些厂商因国际局势、市场变化等因素暂停或调整了在海外的全球布局计划。
尽管中国手机企业面临诸多挑战和调整,但海外市场仍然被视为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近期虽难再掀起一波海外建厂热潮,但海外布局仍在慎重进行。
中国手机出口量下滑背后,既有全球市场萎缩的挑战,也涉及到中国手机企业的制造迁移和全球布局调整。未来,手机厂商在海外市场的选择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市场特殊性、当地政策等。虽面临着挑战,但中国手机企业在全球市场的角逐仍将是一个持续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