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保监会已经对近30家商业银行作出处罚总罚金累计4375万元
中国银保监会再次发出“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资产泡沫”预警。这是继6月23日印发《关于开展银行业保险业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的通知》之后银保监会又一次明确表态。
监管趋严背后是市场乱象有所反弹的不乐观态势。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0年上半年以来因涉“房”业务违法违规,中国银保监会已经对近30家商业银行作出处罚,总罚金累计4375万元。涉及问题主要是违规信贷和违规融资,以及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到位。
违规“涉房”屡禁不止与银行存贷利差大幅收窄、净利润大幅下滑有关。业内人士预计,下半年监管政策会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对银行违规处理应该会集中在旧业务中,并重点防范借经营贷、小微贷等变相炒房行为。
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0年1月至6月30日(以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日期为准),因涉“房”业务违法违规,包括银保监会、银保监局、银保监分局在内,已经对近30家商业银行(包括分行,不含个人)作出处罚,总罚金累计4375万元。
在金额上,中信银行被罚最多,达到2020万元,也是上半年唯一一家罚金过千万元银行;紧随其后的是深圳农村商业银行和杭州银行,罚金分别为260万元和225万元。
时间上,今年6月被罚银行数量最多,达到14家。在机构类型上,六大国有银行中有4家因涉“房”业务违规被罚,罚金分别为中国银行165万元、工商银行125万元、建设银行90万元、交通银行65万元。其余银行中,有14家为农村商业银行,罚金总额为1485万元。
整体看,近30家银行被罚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最多是信贷违规,包括掩盖资产质量,向项目资本金不实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贷款;流动资金贷款挪用入房地产企业;向“四证”不全房地产项目发放贷款;个人消费贷款或经营性贷款资金被挪用于购房、部分个贷业务违反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贷前调查未尽职等。此随其后的是融资,如违规为房地产企业办理融资业务、违规向土地储备项目融资等。此后是房地产调控政策落实不到位。
对于今年上半年银行违规“涉房”被处罚情况,有银行人士表示,监管部门查处银行乃至非银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的力度有一定提升,但是从涉事机构数量上来看与去年的态势基本一致,去年全年共有50多家银行被处罚。
既然监管一直在趋严,为何还会频发银行涉“房”业务违规?
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系副主任、副教授郭宏宇分析说,金融行业竞争加剧,银行难以降低存款利率,贷款方面也缺少高收益低风险的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