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草原儿女将带着新时代的蒙古马精神奔向小康
内蒙古土地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500万,居住着除珞巴族外的55个民族。
就像森林与草原相依,湖泊与大地相偎,雄鹰与骏马齐飞,55个民族的兄弟姐妹,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夏民山的家是由回族、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满族6个民族组成的45口人大家族。夏民山的家是由回族、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满族6个民族组成的45口人大家族。
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内蒙古自治区生活着我国70%的蒙古族人。
草原上,人们用“蒙古马精神”比喻“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1945年8月,在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央派乌兰夫出任绥蒙政府主席。
绥蒙地区成为晋察冀边区的坚强屏障。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正式成立,中国由此开始探索民族自治道路。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成立。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成立。
1950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部队通过天安门广场。1950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部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在战争年代
“蒙古马精神”是一马当先,勇往直前守卫草原的果敢。
在和平时期,“蒙古马精神”是守望相助,吃苦耐劳建设家园的韧性。
2016年,生产总值达到1.86万亿元,居西部省区前列。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4069元,居全国第六。
70年来,内蒙古经济总量增长642倍。
内蒙古坚持环境保护与建设并举,相继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退牧还草、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筑牢了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内蒙古坚持美丽与发展双赢,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连年实现“双提高”,荒漠化、沙化土地持续“双减少”。
内蒙古,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快速发展。
去年全区粮食产量达556亿斤,年度牲畜存栏量达1.36亿头(只),分别是自治区成立之初的15倍和14倍;牛奶、羊肉、细羊毛、山羊绒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2017年7月8日,C1703次动车组列车从长春站开往乌兰浩特,内蒙古自治区首条跨区域动车组列车运行。 2017年7月8日,C1703次动车组列车从长春站开往乌兰浩特,内蒙古自治区首条跨区域动车组列车运行。
从困难时期为国捐粮畜,到“江南孤儿进草原”;从同心协力建包钢,到“让出最好牧场为航天”,草原上流传着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民族团结佳话。
最好的民族团结就是共同发展。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75元。
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09元。
全区贫困人口减至55.6万人。
在不久的将来,新开通的高铁还将创下更快的“草原速度”。
新一代草原儿女将带着新时代的“蒙古马精神”奔向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