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营,广西综合保税区建设迈出新步伐
广西梧州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营,开启了业务之路。作为西江黄金水道上的首个综合保税区和梧州市首个国家级园区,该保税区于2021年8月获得国务院批复设立,于2023年2月通过国家验收。这次封关速度最快的综保区再次创造了“广西速度”,成为本次国家同批通过验收中第一家封关的综保区。
梧州综合保税区位于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内,规划有保税加工区、保税物流区、保税服务区及公共服务区等功能分区,建成及在建标准厂房约33万平方米。目前已引进15个加工类产业项目,其中12个已经投产,主要为电子信息及装备制造类企业。新签约的8个产业项目包括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维修、保税租赁、跨境电商等业态,总合同投资额约为22.5亿元人民币。这些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新增外贸进出口额超过100亿元。
梧州综合保税区还与湖北第二大外综服务平台“宜贸通”、梧州学院签署了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涉外法律互助平台等项目。此外,该保税区与广东省、香港、澳门等地产业协会及商会签署了4个战略合作协议,搭建了集报关、物流、仓储、收汇、金融和法律等功能于一体的外综服务平台“梧捷贸”,为综合保税区和梧州市外向型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梧州海关关长郝云表示,梧州海关将以区内的产业项目为基础,深入挖掘政策红利,加强通关服务,大力支持保税加工、保税维修及再制造等业态发展,为梧州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
梧州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后,将进一步发挥其区位优势和西江航运优势,致力于建设以光伏新能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为主的现代制造业高地、以保税物流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高地。该保税区还将加强与其他综合保税区的协同衔接,共同推动广西综合保税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进广西的开放发展。此外,该保税区还将积极探索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加强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时,为了提高保税区的服务质量,该保税区还将进一步优化通关服务,加快货物流转速度,提高通关效率,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更加便捷的环境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