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智能手机是城市智能化的关键吗

2020-06-04 15:38:13   编辑:   来源:
导读 无论是改善交通模式、节约能源还是减少噪音污染,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在积极引进“智能”技术,以改善其公民的生活质量。但是,考虑到成本和维护方面的问题,现有的资源是否可以用来为智能城市运动的社区带来同样的好处呢? 奥尔巴尼大学的研究人员托尔加·索伊塔和一组学生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寻找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他们发现,智能城市目前通过专用传感器收集的数据中,手机和平板电脑中的技术能够覆盖大约三分之二。通过应用

无论是改善交通模式、节约能源还是减少噪音污染,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在积极引进“智能”技术,以改善其公民的生活质量。但是,考虑到成本和维护方面的问题,现有的资源是否可以用来为智能城市运动的社区带来同样的好处呢?

奥尔巴尼大学的研究人员托尔加·索伊塔和一组学生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寻找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他们发现,智能城市目前通过专用传感器收集的数据中,手机和平板电脑中的技术能够覆盖大约三分之二。通过应用移动群体传感(MCS)方法,社区可能有能力以几乎相同的精确度传输相同数量的数据。

在2017年12月1日出版的IEEE传感器杂志上,Soyata和他的学生们回顾了目前在城市中部署的智能技术类型,主要分为两类:专用和非专用传感器,后者是每一部智能手机的内置功能。

大多数社区使用相机、麦克风、温度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PS)设备和射频识别(RFID)技术来监控交通、天气和能源消耗。这些设备反过来提供数据,使跟踪公用事业、照明、停车、健康和环境变得更容易。

但专用传感器的主要缺点之一是部署和维护成本较高。然而,几乎所有城市收集的数据都可以被我们的智能手机捕捉到。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是否能够信任捕获的数据,并保护可能代替专用传感器网络提供信息的用户的隐私?

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副教授索阿塔说:“MCS的概念也有已知的实施挑战,例如激励人群,确保捕获数据的可信度,以及覆盖广泛的传感领域。”考虑到每个选项的利弊,决定哪一个更好成为一个重要的答案。在本文中,我们对这两种类型的传感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根据特定的应用平台得出了哪种传感器更适合的结论。

例如,当一个智能设备传输数据时,其专用传感器的差异可能高达10%,但随着用户的增加,累积的信息被发现在一个百分点之内。

根据Ericsson.com的移动性报告,到2020年,智能手机的流通数量将达到61亿部。对于大大小小的社区来说,这是一大批潜在的数据收集者。

但智能手机并不是目前专用传感器所提供数据类型的万全之选。

索瓦塔说:“我们表明,虽然所有传感器都有专用形式,但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传感器没有专用形式。”

不过,非专用传感器在提高城市效率和改善居民生活方面的潜在影响是巨大的。

Soyata说:“基于我们对非专用传感器使用的可行性研究的全面调查,我们认为非专用传感器为未来的智能城市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